正统
摘要: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统治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年之久,儒家思想能够被统治者所采纳并不断被继承并非偶然。本文对于儒家思想何以正统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三个成因,即儒家思想与封建社会的需求相契合,创新性保障了儒家思想生命力的旺盛以及传承性保持了儒家思想的持久性。论文关
其他论文 2018-09-26 作者: 佚名
【摘要】以“德主刑辅、礼法并用、原心定罪”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是为了顺应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而出现的法律思想,因此必然会受到历朝历代统治阶层思想文化的影响。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演变,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围绕“则天顺时,法自君出”的特点不断演进。本文拟
【摘要】:本文主要从儒家“忠、孝、节、义”的正统价值观和传统文化对女性四行“德、言、容、功”的强调出发,重新观照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所塑造的百位女性形象,说明作者是如何通过百名女性对正统价值的实践来完成道德说教的。论文关键词:《镜花缘》,道德说教,正
历史论文 2018-09-26 作者: 阿运锋 王倩
摘 要:董仲舒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系统深化儒家思想的杰出思想家,概括其思想主要有:以三纲为核心,以君权为最高原则;主张德主刑辅,任圆蝗涡蹋惶岢鲆经决狱;发展秋冬行刑思想。随着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以新儒学为特征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也开始形成,并对汉朝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具有重要现实
经济法律论文 2018-09-29 作者:
[内容提要]葛兰西对在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中占统治地位的“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进行质疑和批判,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引发了由传统的经济批判和政治批判向文化批判的转向。这一批判不仅破解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教条化和机械式理解,而且打破了以经济为基础、做线性决定思考的传统而形而上学理论方
时政论文 2018-10-17 作者:
[摘要]明代,由于国家财政见绌,国家在发挥其官方赈灾的同时,积极动员民间参与灾荒赈恤,并为此推出了一系列劝赈政策,在民间捐输钱粮标准、旌表与优免事宜等方面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动用了仁义、善报等多种劝赈手段。在国家劝分政策和有关官员的鼓励、支持下,明朝民间赈恤得以有效地开展。然而,
历史论文 2019-02-18 作者: 佚名
[摘要] 改良主义的民主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关系。对各代各派民主社会主义与各代各派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习借鉴民主社会主义的经验不必要先送给它一顶马克思主义“正统”的帽子。 [关键词] 民主社会主义; 马克
时政论文 2019-02-22 作者: 转载
摘 要:《三国演义》中,曹操作为一代枭雄,以奸诈残暴著称,其戎马倥偬一生,手下多有败将,如吕布、张辽、陈宫、关羽、刘备、沮授、苗泽、杨松等,然而同样作为手下败将,他们的命运大有不同,其中固然有曹操的心机、智慧,便更蕴含着曹操作为一方统治者,俗以仁义安天下的理想,但这种理想最终因为当时“合久必分”的天
文学论文 2019-03-14 作者: 佚名
本文以北宋时期「乱世」主题的咏史诗为材料,尝试透过「隐者」、「将相」、「君王」三个类别的诗作,归纳出北宋诗人看待乱世的史观,并探讨此一观点与当时思潮有何呼应,在诗歌史的流变中又佔有何等地位。 在「安处乱世」一章中,本文以「先仕后隐」及「始终皆隐」的两类隐者为研究对象,从而发现诗人在对「功成不居」、「急流勇退」颇为钦羡之馀,更显著的现象为「忠」的凸显
文学论文 2021-09-11 作者: 谢定紘